当前位置:
楼房有了“身份证” 居民住房有保障
时间:2019-11-10 14:26:40
字号:

——聊城市冠县构建“冠建通”二维码创新工程监管新模式


【引言】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事关新型城市发展水平。近年来,山东冠县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品质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但建筑工程量大面广,各种质量问题依然时有发生。特别是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民用工程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时刻关注、群众非常关心的民生大事。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部门协同监管难,业主获得准确信息难,是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和建筑工程品质,冠县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建设了“冠建通”二维码平台,在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水平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冠建通”二维码网络平台对新建公共建筑、商品住宅、保障性住宅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分四个阶段收集工程信息,并生成相应的二维码,每一个二维码都成为相对应分户住宅的数据库,信息齐全又便于查询,相当于这个建筑的“身份证”,实现了所有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全部公开,让人民群众共同监督,整个工程建设过程透明公开,使监管无死角。同时,促使建筑相关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管理制度,提升质量效益,进而推进建筑市场竞争更加趋于良性,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冠建通”二维码平台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透明度,让全社会都可以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从而让老百姓在买房时更加放心,入住后更加舒心。截止到目前,已录入建设项目信息并生成“二维码”37个,其中基础验收9个、主体验收12个、预售阶段12个、竣工验收4个,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了解信息的需求。

一、背景与意义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特别提高对公共建筑、住宅工程的质量监管,是住建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完善以及群众对建筑工程知情权受限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过去对于工程项目的监管,相关行政部门、科室之间都是盲人摸象,各管一摊,互不兼容,有些不良开发商利用其中的漏洞,在手续没有齐备的情况下,就开始预售或者通过竣工验收,导致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户型与设计差别大,甚至因手续不全,业主无法办理房产证等种种问题。群众在购买商品房或者选择回迁房时,对房屋信息了解很少。群众知情权从时间上、内容上都受到很大局限,导致入住后才发现问题。此外,由于对室内水电线路不清楚,在房屋装修时容易导致破坏水电线路,影响装修效率。对此,冠县利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冠建通”二维码平台,相当于这个建筑的“身份证”。通过“冠建通”二维码平台,冠县住建部门分四个阶段对新建公共建筑、商品住宅、保障性住宅等工程的项目基本情况、标准层户型图、住宅使用说明书等23类内容120余条信息进行收集。自“冠建通”二维码网络平台推出以来,已录入建设项目信息并生成“二维码”37个,其中基础验收9个、主体验收12个、预售阶段12个、竣工验收4个,极大方便了群众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了解信息的需求。

二、做法与实践

(一)有效宣传,推广使用氛围浓。为更好更快的推广普及“冠建通”二维码应用,提升群众的认知度,动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推动“冠建通”二维码平台这一惠民利民举措落地见效,冠县在“冠建通”二维码平台推行之初就把宣传引导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及时与电视台合作加强宣传报道,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借助微信、互联网等大众普遍使用熟知的新兴网络媒体为有效载体,积极做好宣传引导。通过舆论氛围的营造,既扩大了“冠建通”二维码平台的影响力,又激励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使这一创新成果与人民共享。在注重宣传引导的同时,采取采访、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全程了解已使用“冠建通”二维码平台群众的关心关切问题,重点收集意见建议,为后续完善平台功能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走访了解,群众对该平台的满意度、认同感、获得感都比较高。下步将持续做好更新完善,切实将“冠建通”二维码平台打造成让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惠民工程。

(二)层层审核,监管执法强基础。在工程项目建筑质量监管中,普遍存在部门协同监管难、业主获得准确信息难等问题。为进一步增加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倒逼项目各责任主体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工程质量,通过“冠建通”二维码平台,对新建公共建筑、商品住宅、保障性住宅等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分四个阶段收集工程信息,并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同时将按要求生成的二维码作为工程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必要条件,确保了工程信息的完整规范。各相关责任主体单位提交的二维码信息由建设单位审核把关,并经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确保了二维码信息真实可靠。

(三)环环相扣,透明公开全覆盖。强化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质量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建设相关信息公示制度,将公开透明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以住宅小区为例,第一阶段,在每一栋住宅楼基础施工结束后,由建设单位将工程开工、基础施工的文件及影像资料信息报工程质量主管部门。由该部门统一制作工程信息二维码,形成一楼一码。二维码生成后由建设单位对预验收工程进行张贴公示,之后方能进行基础验收。第二阶段,在主体施工达到预售条件后,由建设单位将预售申请及户型信息报房产监管部门,由该部门审批并会同工程质量主管部门,按照户型类别制作户型二维码,形成一个户型对应一个二维码。二维码生成后由开发单位在售楼处或施工现场进行张贴公示,之后由房产监管部门颁发预售证。第三阶段,在主体结构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将工程施工信息报工程质量主管部门,由该部门结合上报信息对二维码进行更新并公示,之后方能进行主体验收;第四阶段,在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将竣工验收及分户信息报工程质量主管部门,由该部门结合上报信息,对二维码进行更新,形成一户一码,公示之后方能进行最后的竣工验收。通过以上四个阶段信息录入,每一个二维码都成为相对应分户住宅的数据库,信息齐全又便于查询。

三、成效与收获

“冠建通”二维码网络平台推出以来,已录入建设项目信息并生成“二维码”37个,其中基础验收9个、主体验收12个、预售阶段12个、竣工验收4个,既强化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又极大方便了群众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了解信息的需求,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冠建通”是实现群众监督的新路径。住有所居,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工程质量优质是保证住房安全的基础,工程质量好不好只有让老百姓看到,得到群众监督,老百姓才能心中有底,才能住的安心,住的舒心,住的放心。人民监督是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也是最有效的监督。“冠建通“二维码网络平台推行实施,真正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实现了所有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全部公开,整个工程建设过程透明公开,可以让群从足不出户就可以全时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实现了工程质量全民监督、全程监督,使监管无死角。

(二)“冠建通”是拓宽信息渠道的新载体。一是信息资料共享。二维码制作更新的每一阶段,都将与工程质量、销售、备案的有关信息收集录入,最后更新的二维码信息涵盖了项目基本情况、标准层户型图、住宅使用说明书等23类内容,可以说一个二维码就是一栋楼的身份证。二是施工过程透明。根据“冠建通”二维码信息制作要求,对工程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等环节必须有施工影像资料,确保工程质量内外一致,合格达标。三是房屋状况公开。业主在购买房屋时,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预购房屋的相关信息,建设手续、户型面积、房间尺寸、室内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时,在工程交付使用时,可以通过扫码全面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包括房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工程保修期限,维修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使业主对本户工程各方面情况不再有盲区,在房屋装修时也可依据软件内的工程管线埋置图进行装修,杜绝因装修施工破坏管线,提高装修效率。

(三)“冠建通”是提升市场良性发展的助推剂。建筑工程领域最低价中标政策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建筑质量水平的提升。“冠建通”二维码网络平台的推广使用,促使工程信息公开化,工程质量透明化。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这是一个对各个小区楼盘横向对比的平台,工程质量是否优良、户型设计是否合理、管线埋设是否科学都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对比;对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以及物业公司来说,“冠建通”二维码网络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上报信息资料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示技术水平、比拼管理实力的平台。施工现场是否规范、施工技术是否先进、工程能否按期竣工、物业管理是否到位都通过平台向人民群众展现出来。人民群众的横向对比,企业之间的纵向比拼,能够促使各个相关单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管理制度,提升质量效益,进而推进建筑市场竞争更加趋于良性,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