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伸展,一幢幢设计新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分设一年来区内建筑面积增长14倍,达到280万平方米;在建单体工程增长3倍,达到210个;建成区面积增长10倍,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增长2倍,超过40%。
高新区分设一年来,城市建设起点高、规模大、速度快、变化大,为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基础设施建设拉大城市框架
聊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于2013年7月1日分设,辖区面积206平方公里,142个行政村,15万人,分设之初建成区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不足20%,城区绿化覆盖率不足5%,区内总建筑面积仅20万平方米,城区亮化率几乎为0,城区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区内城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高新区高度重视城建工作,成立了城市建设和大交通工作指挥部,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总抓手,铆足干劲,砥砺奋进。分设一年来,高新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0余公里,投资2500万元铺设了连接中华路、济聊一级路城区段和长江路,长达25公里的自行车道,这在全市尚属首例;铺设雨、污水管道和开挖河道总长80余公里;绿化面积增长4倍多达到200多万平方米;实施了1100盏路灯安装工程;投资2亿元加快供热、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元加快学校、医院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进一步拉开了城市框架,为高新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安置房建设实现突破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高新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百”大城市战略,全力打好三年攻坚战,尤其是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作来抓,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和谐、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
高新区规划安置区总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6亿元,安置14个城中村,约19600人。2014年启动了先锋、九州2个安置区建设,共79栋安置楼、约1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都在50万平方米以上,是聊城市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安置区。九州安置区聘请世界500强中建设计集团规划设计,安置区所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围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一定会打造成为回迁群众的幸福家园,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城市形象。
在安置区建设上,全区上下拧紧螺丝不放松,上紧发条高效率,按照“既要稳扎稳打,又要只争朝夕”的方针,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以小时论进度、以进度论英雄,倒排工期、压茬进行,加快建设进度,力争让百姓早日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惠民工程快速推进
高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与聊城一中、裕昌集团三方合作,投资建设聊城文轩中学、外国语小学高新区分校项目,学校项目占地150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模为初中36个班,小学36个班,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7月份交付使用,仅用了150天的时间。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按照二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疗机构标准对高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改扩建,医院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高新区整体医疗水平。同时,加快商业片区的开发建设,目前有5个商业片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2亿元。其中,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的高新孵化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将建设集高新孵化、金融服务、总部办公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九州国际城项目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38栋高层,总投资28亿元,对加速城镇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在建城建项目24个,涉及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益设施、交通水利设施以及房产开发等等,总投资达134.3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预计年底可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
在不远的将来,一座崭新的“科技新城、创业新城、产业新城”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赵临 姜贤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