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11371500004428215B/2023-4431082
2023-03-16 17:14:28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住建局​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按照市委“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新要求,全面锻强住建系统干部职工执行力,为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住建力量。

2023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继续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六个新聊城”目标,以城乡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人民群众安居宜居为基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村镇,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坚决守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意识形态等各类底线,全力打造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的“两河明珠”城市,坚持“六个推进”,着力实现“六大突破”,扎实推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住房品质提升,在住有宜居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合理住房需求,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二十条意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从房屋征收、项目建设、房屋交付到登记办证等房屋全流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方面切实减轻市民购房负担,切实做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用好国家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确保已申请两批次项目尽快建成交付。落实好房地产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二)推进住房保障建设。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29套,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76户,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筹集建设人才住房1000套,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住房支持。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670套,基本建成9323套。

(三)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巩固“红色物业”建设成果,加强物业行业动态监管,实施物业服务末位淘汰机制,让物业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提升全市物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标准。

二、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出台《聊城市城市更新实施意见》,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划定城市更新单元,为城市更新工作奠定基础。开展试点建设,指导临清市、高唐县做好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积累工作经验。

(二)加快东昌路绿色低碳改造。全力推进东昌路柳园路口过街天桥、沿线停车场、绿色低碳儿童科普基地、沿线道路交通设施绿色低碳改造等工程,打造多元融合的水城特色主轴,探索城市更新“聊城模式”。

(三)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大力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过街天桥、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扩大生态修复功能效应,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彰显蓝绿交织的水城品质。

(四)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围绕居民参与、改造内容、多元筹资、后续管护等关键环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5个,改造户数18687户。

(五)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围绕名城评估验收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持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古城活力。    

(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推进高铁站周边湖南路西延、西二环辅路、复兴大街配套道路等工程项目进展,确保与高铁站同步建成、同步通车;加快城市桥梁建设,突破河湖交通限制,加快推进松桂大街徒骇河桥等重点桥梁工程施工进展,为松桂大街全线贯通打牢基础。

三、推进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在促进城乡建设转型升级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扶持本地建筑企业晋档升级。加大对建筑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资质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采取“一对一”服务,力争培育一级资质企业5家,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家一级资质企业。

(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2023年新增绿色建筑40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民用建筑占新开工民用建筑比例市辖区不低于45%、县(市)不低于35%。

(三)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链。出台《关于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设绿色建材互联网平台。

(四)优化建筑产业营商环境。全面推行工程造价改革,完善聊城市工程造价数据服务平台。全面摸清建筑企业底数,动态开展建筑企业资质核查,建立完备的企业清单和项目清单。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实行红黄绿分类分级监管,对存在工程质量、恶意欠薪等行为企业采取市场准入限制,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

(五)完善“智慧住建”平台建设。完成框架设计和核心系统、重要板块建设,智慧工地达到三星级标准。

四、推进村镇建设行动,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推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深化小城镇建设发展路径探索,积极对接省推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有重点、有步骤、分区域、分类型统筹推进,发挥好接城连乡“双轮驱动”作用,打造一批县域次中心。

(二)着力提高农村住房品质。持续总结推广农村新建住房“点菜单”式改革经验,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加强对农村房屋设计、施工和建设队伍的指导和技术服务。健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全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消除农村房屋安全隐患。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做好农村户厕摸排问题整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农村改厕规范升级。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借力生活垃圾分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五、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在筑牢质量安全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建筑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源管控,强化安全管理力量。推行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检测行业范围推广“红色检测”,加强先验房后收房制度落实,进一步提升全市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管理,开展消防验收“专家行”和“全过程技术指导”服务。

(二)扎实推进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优化编制建设计划,科学组织施工程序,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全市建成区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

(三)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结合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和小区新建改造,分批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四)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落实好《聊城市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全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日常巡查及水质监测情况的督导,巩固治理成效,避免产生新的黑臭水体。

(五)严控施工扬尘。落实“一项目一方案”要求,充分利用智慧住建平台在线监测预警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

六、推进住建铁军建设,在干部队伍能力提升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措施,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确保住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干部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做好住建信访、12345市民热线办理工作。

(三)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全力办好住建领域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为发展尽力、为事业尽责、为人民尽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打响“住建铁军”品牌,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