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2023年市住建局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第四季度进展情况
11371500004428215B/2024-45227796
2024-01-05 15:45:15
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市住建局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第四季度进展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市住建局)

序号细化分解任务责任科室进展情况进度评价牵头部门
21扩增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建公办幼儿园。持续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占比,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推进优质教育扩量均衡布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  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前,按照地块规划要求对拟开发项目配套幼儿园提出建设条件意见要求,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的依据,在意见书中明确,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幼儿园由土地使用权竞得人无偿投资,与项目主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至属地人民政府教体主管部门。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34优化工程建设审批机制,再推出一批集成打捆办理事项。法规科  1.合并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对于社会投资的简易低风险项目,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合并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行政审批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附件。
  2.合并消防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办理。对于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查的房建工程,合并消防设计审查与施工许可办理,各县(市、区)行政审批部门在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意见书》作为施工许可证的附件,原则上不再单独出具单体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意见。
  3.9月《聊城市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地名、门楼牌审批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集成办理改革实施方案》聊行审字〔2023〕22 号正式出文。
  4.参照《市政设施类审批申请表(集成办示范文本)》,探索在原有市政设施类审批申请表的基础上添加工程规划许可的内容,实现将市政公用外线接入工程涉及的工程规划许可、市政设施类审批、公交、照明、交通信号等公共设施占用迁移等集成办理。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48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点菜单”式新建农村住房。村镇科  今年来,我们印发了《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专项推进方案》和《关于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点菜单”改革成果,目前全市已成立村镇建设工程公司227家,整合村镇建设队伍1070支,建筑工匠5714人。强化村镇建设系统利用效用,将年度农村新建房屋纳入系统管理,适时掌握农房建设动态,今年以来共录入农村新建房屋2934户。
  完善农村新建房屋监管服务机制和市县镇村四级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新建房屋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全市130余个乡镇全部规范设立乡建办,配备专职工程质量检测员162名、安全员185名、网格员382名、信息员5777名。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0提升农村坑塘防汛蓄水生态功能,加强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村镇科  1.巩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全市安排部署会,指导各县(市、区)对照全国农村改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指出的七类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改后闲置、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到位、后续管护跟不上等24项具体问题。2023年,全市计划整改不能使用和不能全年使用的问题厕所27864户和有小毛病但不影响使用的问题厕所75200户,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2.抓好已新建改厕所的全面提升。提请市政府常务会(第49次)作为“每月一题”的月度重点,专题研究农村户厕问题,并听取市民代表意见建议,推动全市农村改厕工作进入“全面提升期”,持续解决“好不好”的问题。2023年,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53.92万元,争取省级奖补资金3008万元,市级配套资金934万元。2023年度改厕计划300户和17个整村推进已经全面完成。
  3.抓好市场化后续管护机制建设。大力推进整县制后续管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整县制市场化运营管理规范的通知》,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整县制打包第三方,逐步建立“信息化管控、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规范化利用”的管护运营机制。目前10个县(市、区)全实现整县制运行。设立农村改厕服务站455个,配置抽粪车辆670辆,配备抽粪队伍921人,已全部达标。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1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名城科
  1.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国传统村落实现零突破。一是召开全市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专题协商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代表对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临清市魏湾镇镇中联合村、阳谷县七级镇七级村、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新村等3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三是积极推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莘县朝城镇通过省厅审查,已推荐报送至住建部,待住建部审查。
  2.推进国家、省、市(县)级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和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我市3个中国传统村落、12个省级传统村落、18个市县级传统村落,全部实现了挂牌保护;除莘县马桥村外,所有省级传统村落已编制保护规划并完成政府批复;中国传统村落和市县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正在有序推进,冠县和东阿县县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已编制保护规划并完成政府批复。
  3.积极推进省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工作。目前2户省级传统民居试点保护修缮工作已结束并完成结算,东阿县已按合同约定拨付。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8实施“强中心区”战略,提升东昌府区首位度,完善北部城区配套设施,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推进聊茌一体化发展,支持茌平、东阿、高唐融入济南都市圈。城建科  1.2023年,推进实施光岳路财干路东南角口袋公园、建设路光岳路西南角口袋公园、昌润路(城市主人小区西侧)口袋公园、昌润路振兴路东南角口袋公园、昌润路建设路西南角口袋公园、东昌路向阳路西口袋公园、湖南路(区公安局东侧路北)口袋公园、东昌路花园路西北角口袋公园等8处口袋公园建设已于7月完工并交付使用。
  2.推进高铁站周边湖南路西延、西二环辅路、复兴大街配套道路建设,保障高铁站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工通车。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9优化城市交通网,新改建道路23条,新建桥梁5座,谋划建设市城区外环高架,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城建科  2023年,全市新建改建道路59条,桥梁9座,其中,中心城区新建改建道路23条,桥梁8座。已完成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62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出台城市更新实施意见,划定城市更新单元,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指导临清、高唐做好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试点片区建设;加快东昌路绿色低碳改造工程,探索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服务体,打造布局合理、便捷舒适、魅力时尚的精致城市。城市更新专班   1.城市更新方面:抓实临清、高唐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试点片区建设,临清市打通“断头路”8条,升级“示范路”3条,25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口袋公园”6处,改造公厕41处,组建水电暖气“一站式”服务共享营业厅9个,城区深度保洁率达到84.5%;铺设雨污分流管网76.06公里、清淤地下管网243.95公里,新扩建大型雨水提升泵站2座,完成雨污混接点改造617处,城区主次干道合流制管网实现“清零”。高唐县扎实推进试点片区建设,开展了片区道路、排水、排涝、绿化景观等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设计,已完成片区内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改造25.8公里;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个;新增绿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铺装改造路面约1.5万平方米,新增公园绿道面积2100平方米,投放休闲娱乐设施100余座;完成70000平方米商业基础设施改造。
  2.东昌路绿色低碳改造方面:东昌路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东昌路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2033.85万元,完成总投资比例82.36%,其中既有建筑外墙改造完成95%,门窗工程比例60.6%,亮化工程完成比例75%。聊城三中、东昌路小学地下停车场项目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毕,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三中停车场项目桩基队伍已进场施工。
  3.老旧小区居民服务综合体项目方面:为补齐城市社区服务短板,打通社区公务服务“最后一米”,市住建局谋划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2024年计划利用“夹心地”“插花地”等闲置地块,在主城区建设30处老旧小区服务综合体。目前,对城区106个社区的240个选址逐一现场勘察、航拍,同街道、社区、可研、规划设计深入交流,进一步优化原选址;提前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国家重大项目库入库筛查联审,指导加快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按照片区统筹、综合开发要求,加大资源整合和集约建设力度,结合聊城人口分布现状,将项目按照区位划分北部城区项目、中部城区项目、南部城区项目,谋划纳入国家专项债投向领域支持的社会事业养老托育领域,积极谋划争取国家专项债资金。目前已完成设计定位落图及项目备案手续。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63实施雨污分流改造180公里,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加快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增强城市承载力。城建科  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改造203.5公里,冠县顺利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2023年,全市新增海绵城市建成面积12.918平方公里,新增综合管廊建成长度4.06公里。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64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加强城市“十乱”整治,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水平,强化物业有效管理,让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物业科  1.每月持续开展居民小区管理提升行动,并将检查结果全市通报,市住建局组织各区先后检查1303余个住宅小区,发现问题4300余项,全部责令物业服务企业限期完成整改。
  2.在全市范围开展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并实施“红黑榜”和“末位淘汰”制度,对物业企业实现差异化管理,实现“优胜劣汰”。目前已完成评价小区1518个,评出“红榜”小区99个、“黑榜”小区24个。
  3.在市广播电台开办《红色物业进万家》栏目,印制并发放2万份《聊城物业宣传手册》,组织开展“红色物业法规政策”宣传周活动,解读政策法规,宣传优秀做法和先进典型。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74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县城和城镇综合承载力。城建科  加快推进城市(县城)道路、桥梁建设进展,持续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023年,全市新建改建道路59条,桥梁9座,其中,中心城区新建改建道路23条,桥梁8座。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80聚焦“两清零、一提标”,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退出全国后30位。城建科  1.雨污河流管网改造清零方面。2023年度,全市计划完成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80公里以上,其中冠县实现整县制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网203.5公里,冠县顺利完成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2.黑臭水体清零方面。聊城市列入住建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的有10条黑臭水体已于2020年底全部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各县(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出7条黑臭水体于2020年底全部通过市级长制久清评估,2021年起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2022年出台聊城市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3年5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市生态环境开展了城市建成区水体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市住建局定期在局网站公示现有黑臭水体水质监测情况,目前,已公示2023年1-12月份中心城区水质监测报告。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89推广三星级绿色建筑,新增绿色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节能科技科  截止12月底,全市新增绿色建筑746.56万平方米。已完成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95坚持龙头带动、全域统筹,构建“一城两带”文旅格局。以5A景区创建为引领,加强中华水上古城保护,推进业态活化,让古韵今风相得益彰。启动东昌湖南岸文旅综合体项目,规划实施望岳湖公园一期工程,建设连接两湖生态廊道,打造水城形象集中展示区。名城科  1.持续完善古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设、改造通讯微站(基站)28处,增加7处公共厕所,完成古城夜景照明工程和南关岛灯光亮化,进一步增加古城的生活便利度。 
  2.持续推进古城业态活化。最大限度整合全市资源优势,鼓励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古城业态活化,不断邀请各部门代表到古城观摩指导业态活化项目,截至目前已邀请60余个部门(单位)代表走进古城;配合迎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观摩,取得了积极成效;
  3.全面加强宣传引导。与聊城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合作,开通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积极做好古城保护方面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制作景区宣传资料、线上营销推广、召开线下推介会等方式,持续增加古城人气。
  4.推进各项活动的举办。督导市文旅局和市文旅集团等相关部门利用寒、暑假、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举办街头艺人表演、“古城声音”、京剧豫剧杂技演出、非遗等活动,吸引亲子、学生等年轻群体。周末和节假日在古楼广场举办“多彩文博 炫技光岳”杂技表演活动。2023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古城接待游客数量达50万人次,同比增长93.84%。协助推动聊城市秋季房交会和聊城市2023迎新年糖酒茶食品展销会的举办。
  5.加强日常巡查。对古城区的环境卫生和违反风貌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促,尤其避免在名城验收路途上有与风貌不协调的建设活动。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02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房地产市场监管科  1.深入推进青年首套住房政策。累计发放购房消费券9.09亿元,新建商品住房签约5600余套;制定实施《聊城市征收改造项目结算凭证安置指导意见(试行)》。
  2.举办房屋交易会,落实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十条意见,发放多孩和群(团)购消费券2700余张,成交住房2400余套,促进住房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3.加快推进保交楼项目工作。防范化解项目风险,强力推进保交楼项目建设交付。着重加强对预售许可、预售资金、房屋交付等节点监管,排查、掌握涉稳涉险信息,稳妥推进金柱系、碧桂园等涉险企业风险防范处置,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保交楼交付任务6709套,已完成全部交付,排名全省前列。
该项任务为长期性工作,已完成年度目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