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2022年市住建局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全年进展情况
11371500004428215B/2023-4417921
2023-01-06 14:42:09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022年市住建局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全年进展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分工方案中序号

细化分解任务

责任科室

进展情况

进度评价

牵头部门

62

深化工程建设改革,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过程审批控制在80个工作日内。

法规科

配合市行政审批局做好相关工作。

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70

增强承载能力,深入实施城乡发展均衡化行动,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县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城镇化办公室

《聊城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初稿已撰写完毕,已征求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及市有关部门意见并已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和合法性审查,目前已将相关材料提交市政府,等待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

2022年5月底,该项工作除上述规划的编制工作外,其他内容已移交至市发改委

《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等待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95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探索整县、整镇全域推进,统筹开展“五改五化”,建设省级美丽乡村36个。

村镇科

一是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共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428户,超额完成省定任务(5435户)。实施农村厕所“整村推进”村庄97个,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50个)。不断完善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共计争取中央和省支持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资金3594.24万元,全市设立农村改厕服务站476个,配置抽粪车辆673辆,配备抽粪队伍868人,均达到配比标准。指导各县(市、区)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全市共计摸排户厕问题103688处,逐一研究制定了分类整改方案。2022年12月13日,全省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视频会议,视频观摩了聊城市农村改厕总体工作情况(原计划在聊城市召开全省现场会,因疫情原因省调整了会议形式),我市农村改厕“三个坚持”工作经验,得到省住建厅领导高度认可。《农民日报》和《全国人居环境》分别刊登我市农村改厕后续运行维护管护机制先进做法。

二是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夏季战役”、“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向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迈进,全市实现了整体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配备农村保洁人员16869人,转运车辆682辆,乡镇(街办)中转设施145个,总转运能力每日5311余吨,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今年以来各级投入资金3.24亿元,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06.36万吨。探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指导每个县(市、区)至少选定1个乡镇(街道)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模范片区,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73个乡镇(街道)854个村,配置分类垃圾桶52万个,建设分类垃圾亭1782个,分拣站16座,有害垃圾暂存中心6个,配备分类运输车23辆,建成分类宣教基地3个,取得初步成果。

本项工作为长期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96

加强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塑造具有乡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努力留住乡愁、留住记忆。

名城科

为加强我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整改工作,根据《聊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要求,开展了聊城市第一批市(县)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地段申报工作,共认定公布市(县)历史文化名村11个、传统村落18个、历史地段5片,填补了我市空白,在全省走在前列。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规定时限有序推进标识牌制作安装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模板设计,待设计完成后督促各县(市、区)制作并挂牌。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实现新突破,经积极争取,东阿县刘集镇苫山新村、阳谷县七级镇七级村、临清市魏湾镇镇中联合村被纳入住建部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单。积极申报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作安排,组织对符合条件的传统民居进行了认真筛选,共申报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2处。

本项工作为长期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05

完成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支持东昌府区打造首善之区,加快茌平融入主城区步伐。

设计科

与资规局深入对接,密切配合,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工作。

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08

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实施东昌路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打造多元融合的水城特色轴线。

城建服务科

1.项目一期建设大厦、联通大厦和政法委办公楼等3栋建筑,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2.市委办公楼已完成门厅节能改造。

3.项目二期中东昌路沿线剩余公共建筑改造、东昌路柳园路口过街天桥、森林儿童乐园、停车场建设方案已完成,正在进行规划审查;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已完成。

本项工作为跨年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09

实施运河-周公河贯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系。

城建科

根据我市财政实际情况,结合运河片区开发现状,目前仅对运河五期完成了清淤工作,以满足我市城区防汛需求。东昌府区已将运河、周公河整治打包包装,目前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到位,下步由东昌府区具体负责实施。

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0

新开工棚户区改造8878套、基本建成11730套,高质量改造老旧小区134个。

住房保障科

物业科

一、棚户区改造方面:截至12月底,已开工8878套、开工率100%,已基本建成22534套、完成率192.1%。

二、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截至目前,134个项目已全部基本完工。

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2

进一步完善“15分钟生活圈”,健全交通出行、休闲购物、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加快生活服务设施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城建科

在市政基础设施设计阶段,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后期,市住建局将督导施工单位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无障碍设施施工到位。

本项工作为长期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5

持续开展“走街”行动,常态化整治“十乱”,推进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

扬尘专班

今年来,市住建局按照“管业务管扬尘、管行业管扬尘”的工作原则细化责任分工,通过扬尘治理专班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扬尘办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实现与县(市、区)协同联动。持续开展建筑工地裸土治理、洗楼、夜查等多项行动;积极完善各县市区扬尘监控监测平台,推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加强建设工程扬尘精细化防控力度,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协调,严管重罚,确保“六项措施”落实落地。目前,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在建建筑工程593个,市政工程52个,拆迁工地48个(其中国有土地拆迁工程27个)。今年来,市县两级住建部门(包含市扬尘办)共出动检查工程施工项目53490次,出动22020人次,下发督导建议书2819份,责令停工整改530个;移交行政处罚326个,已办结214个,罚款金额700.9874万元。“零点”行动开展检查2564次,检查建设项目10485个,发现问题项目468个。

本项工作为长期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16

推行城市建设与考古联动,着力强化文物保护。

名城科

配合市文旅局做好文物勘探、保护等工作。

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31

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

村镇科

目前我市共有建制镇98个,实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9处(其中冠县贾镇3处、东古城镇2处,茌平区冯官屯镇2处,东昌府区侯营镇、东阿县陈集镇、阳谷县西湖镇已接入城市管网统一管理),全市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达到“一镇一厂”的要求,污水日平均处理量达到39817m³/日,总配套管网建设长度达600.59公里。99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经各县(市、区)住建局(或建制镇人民政府)委托第三方统一运行管理。

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42

加快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新增绿色建筑500万平方米。

科技科

2022年全市新开工民用建筑797.5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100%,其中,装配式建筑开工374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46.89%,市辖区51.39%,县(市)42.64%。新增绿色建筑面积610.82万平方米,完成率122.2%

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54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开发科

住房保障科

一、坚持“房住不炒”方面:

(一)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对全市286个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聚焦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先后5次赴省住建厅积极争取、现场汇报项目情况,经省住建厅等部门评审,共申报项目15个、5529套,借款金额5.529亿元。目前,首批专项借款批复下达,我市已拨付2.027亿元投入工程建设,形成实物工程量,并完成高唐崇文泰和景园、金柱绿城项目、东阿东城御府、金柱月亮湾E区4个项目共计2235套住宅交付使用。同时,我局积极申报第二批8个保交楼项目,共1190户,各项必要材料已上报省住建厅,目前已通过省级审核并已在住建部系统内按要求完成了上报。等待上级批复,项目批复资金到位后,将立即用于项目复工建设,推进保交楼、稳民生。

(二)支持青年首套住房需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 支持青年首套住房需求的若干措施(试行)》(聊青联发〔2022〕11号),对18-35周岁在主城区购买首套住房的青年人,政府发放5万元消费券、房企配套5万元消费券,同时还可以提供不超过备案价格5%的再优惠,贷款利率下限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同时,青年人可提取直系亲属(配偶、父母)住房公积金。截至目前,市主城区青年首套住房申请平台新注册用户7284个,电子申请提交4094单,累计审核并生成电子证明单3673个;房源库中共有房源11614套,已成交1760余套。该政策对激发我市房地产市场活力、减轻青年购房者压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被住建部中国建设新闻网刊登,被山东省住建厅、团省委发文推广。

二、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

(一)6月份印发《聊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聊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

(二)2022年12月26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聊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细则》的通知

(三)2022年,计划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补贴73户。截止12月底,全市共发放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324户,超额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发放任务。

本项工作为长期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66

加强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公示检查。

物业科

按照《聊城市物业管理三会三公开工作规范》有关文件精神,市住建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实施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随机抽取5%,共89个项目进行检查。通过实际检查,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公共部位收益未公示和宣传栏样式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本项工作为长期工作任务,本年度任务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73

新建、续建道路38条;新通车桥梁6座。

城建科

截止12月底,新建续建道路开工38条,其中完工26条;已开工桥梁10座,在建7座,完工3座。根据项目进展,道路年度建设任务已完成,桥梁年度建设任务距目标差3座未实现通车。未实现通车的3座桥梁分别为东昌府区电大路二干渠桥、香江路二干渠桥和开发区财干路跨徒骇河桥。其中,东昌府区电大路二干渠桥、香江路二干渠桥因疫情期间不能施工,导致工期延误,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桥梁主体已完工;开发区财干路跨徒骇河桥因财政资金紧张,导致项目临时停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桥梁主体已完工。

道路建设任务已完成,桥梁建设任务未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83

新建、改造“口袋公园”50个。

城建科

截止12月底,新建改建口袋公园累计开工建设34个,其中,已完工28个。因2022年度我市各级财政困难,导致项目建设资金紧张,各县(市、区)原计划建设的部分口袋公园被迫暂缓实施,2022年度,实际开工建设口袋公园34个,市级负责的8个口袋公园项目已进入招标程序,计划近期开标,其余口袋公园待资金到位后将立即启动建设程序。

未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84

新建过街天桥7座。

城建科

2022年未开工建设。东昌路与柳园路口天桥项目因资金投入较大,调整至东昌路绿色低碳改造项目中实施,计划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资金;其余6座过街天桥因缺少项目资金暂缓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已启动剩余6座过街天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正在办理项目立项审批手续。

未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09

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0万户。

节能中心

七县(市区)上报2022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计划17.3682万户,目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实际完工18.4468万户,完工率106.2%。

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


213

完成市县城区雨污分流工程110公里,提升城市防汛能力。

城建科

为全面落实省市重点任务,根据省委工作任务、省住建厅工作目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市建成区合流制管网改造计划。全市充分利用国家发行专项债券的有利契机,自我加压,全力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作。2022年,我市计划改造完成301.5公里,其中东阿县实现整县建成区合流制管网清零。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网304.28公里,其中中心城区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网 75.89公里,东阿县整县制合流制管网清零已完成建设任务,正在评估验收。

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23

开展安置房交付专项行动,让群众早日搬入新居。

住房保障科

市、县两级政府、市住建局、各有关部门(单位)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实地督导检查、现场办公等方式,对安置房建设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交付。

按照攻坚行动目标:2022年竣工交付30个,力争交付50个。截至目前,全市竣工交付回迁安置项目69个,涉及安置房4.7万套。

已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