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281号提案(关于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的建议)的答复
建议人 罗韦娜 建议时间 2024-03-29
建议内容

关于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的建议

民进聊城市委会

 

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饰品。伴随着城市化、商业化、开发过度让太多的地方,失去了灵魂!走向同质化!传统老村正在逐渐消失。

据统计,2000~2023年二十年间全国减少了120多万个传统村落。这些消失的老村落,反而是中国最本真、最美丽的模样。消失的村落中,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

近年来,我市以巩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总抓手,以“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保护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基础设施提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如老城区米市街及周边老街区,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挂牌、维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传统村落得以保留,特色民居完整呈现。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为我市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一、加快完善历史老街规划

一是建议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手册编制。进一步明确历史建筑、风貌建筑等活化利用的改造红线,明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一户一策,因业施策。

二是细化完善历史老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地上、地下各类设施管线布局,编制给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统筹规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建设医疗、教育、文体、社区服务等及专业性农产品市场、蔬菜市场、物流配送场站,完善并加强老街城市公共厕所、停车场管理,加强公共消防设施、人防设施以及防灾避险场所等设施规划建设,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实现合理开发利用。 

二、建立健全历史老街交通体系

加快完善历史老街道路网络系统,提高历史老街的道路网络连通性和通达性;完善周边既有停车场的管理,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并充分挖掘周边口袋停车,解决老街周边停车难问题。

一是构建配套合理的老街路网系统,提升老街道路通行能力。加大对城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配套设施的提升完善(如有序梳理人车动线、建立健全非机动车道等),进一步优化老街路网结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老街居民安全出行加上一道“结实”的保险杠。

二是构建老街步行、自行车、共享单车交通系统。目前聊城市慢行系统(步行、自行车、共享单车等)占据综合交通系统的主体地位,出行比例达66.6%。建议进一步加快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同时合理规划慢行系统、公共停车点等,进一步为“公交+慢行”创造条件。

三是构建老街智慧停车系统。近年来,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攀升,“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凸显。建议在老街区试点运行智慧停车系统,通过智慧寻车、车位显示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也可提升居民的使用感、幸福感;进一步完善周边既有停车场的管理,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挖掘周边口袋停车设施,推动缓解停车难问题。

三、多渠道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资金

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结合,形成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基础设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包装,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性资金,保证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答复时间 2024-07-31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罗韦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住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高度重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快完善历史老街规划

(一)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专项保护规划。我市编制完成了《聊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年)》,已于2024年4月15日通过市级评审,5月31日通过省级专家评审。近日,已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上报住建部审查。聊城市城区共有五片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是古城区的状元街、城隍庙街、道署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东关街的大小礼拜寺街和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2022年4月,《聊城市状元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聊城市城隍庙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聊城市道署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于同年10月获市政府批复实施。《聊城市大小礼拜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聊城市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于2019年4月编制完成并获市政府批复,后因其规划期限、底图底数、上位规划、成果内容等已不再适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类专项规划要求,按市政府办公室要求,已启动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新编制工作,目前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细化完善历史老街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细则。在编和已编制完成的名城保护规划及街区保护规划中,均包含各类设施管线布局、给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专项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人防设施以及防灾避险场所等综合防灾规划。2022年11月,委托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聊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2023年7月,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聊城市米市街、大小礼拜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民居修缮与整治技术导则》;8月,由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聊城市民居修缮与整治项目》。2024年6月,编制了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正负面清单》,目前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这些实施细则持续指导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和街区民居修缮改造等技术问题,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实现合理开发利用。目前,《聊城市古城区民居修缮与整治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2024年7月17日,经前期相关部门反复研究修改、多轮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和公示,《古城区居住建筑开敞阳台改造方案》下发实施,城区居民积极响应,反馈效果良好。

(三)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推进各县(市、区)加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计划及进度,指导规划落地实施。2024年3月,聊城市第一批市县级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在进行批复公布工作。

二、建立健全历史老街交通体系

(一)注重历史街区交通改造提升。近几年实施的聊城市历史城区保护整治与提升一至三期项目,都将完善历史老街道路网络系统,构建老街智慧停车系统放在了首要工作位置。先后重修提升了东关街、米市街、大小礼拜寺街的主副道路,完善新建了药王庙街北入口广场、大礼拜寺街南入口广场、护国隆兴寺和铁塔景区广场、米市街北入口广场、粉末冶金厂滨水广场等停车场。

(二)加强规划内容指引作用。在审和在编的《聊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年)》、《聊城市大小礼拜寺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聊城市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都详细编制了道路交通优化专项内容。我们将提案中建议的构建配套合理的老街路网系统和老街步行、自行车、共享单车交通系统及老街智慧停车系统重点考虑,吸收采纳,体现在保护规划中并积极推进实施。

三、多渠道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资金

为高标准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保护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2024年省住建厅拨付的传统民居80万修缮费用已到位。计划投资3.4亿元的聊城市大小礼拜寺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已于2024年3月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关于储备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储备库,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我们将持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基础设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包装谋划,争取更多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                      

 

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3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名城保护服务中心规划设计服务科,0635-5057601。


主办单位 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